5种水生植物冬季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摘要)(英文)

被引:12
作者
田新源 [1 ]
李燕 [2 ]
郭萧 [3 ]
机构
[1] 郑州市机械化水利建筑工程处
[2]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3]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冬季; 水质; 净化效果;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10.07.005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研究5种水生植物冬季水质净化效果。[方法]在郑州市贾鲁河畔构建表面流湿地模型,引种5种冬季可以正常生长的水生植物进行冬季水生植物筛选试验。[结果]5种植物均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5种植物对水质净化能力存在一些差异,水芹菜和伊乐藻对TN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44%和41%;西伯利亚鸢尾和水芹菜对TP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41%和37%;5种植物对NH4+-N去除效果差别不大,伊乐藻效果最好,去除率达73%,其次为水芹菜,去除率为71%,西伯利亚鸢尾、酸模和菹草的去除率均为70%;5种植物对CODCr的净化效果均不明显,西伯利亚鸢尾和酸模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去除率分别为14%和13%。[结论]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湿地植被组建中,可以通过构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双层次群落结构,提高湿地冬季的净化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5+82 +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沉水植物水质净化研究及在前置库中的应用 [J].
张邦喜 ;
李存雄 ;
夏品华 ;
林陶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2) :11931-11932
[2]   6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特性的比较 [J].
韩苏娟 ;
尤朝阳 ;
万玉龙 ;
刘汤勋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2) :6367-6368+6397
[3]   潜流人工湿地修复河道水质研究(英文) [J].
王万宾 ;
段亮 ;
田自强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9, 10 (02) :149-153
[4]   低温下浮水植物型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有机氮的去除 [J].
张燕燕 ;
刘加刚 ;
郑少奎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4) :47-50
[5]   河岸混合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J].
李睿华 ;
管运涛 ;
何苗 ;
胡洪营 ;
蒋展鹏 .
环境科学, 2006, (04) :651-654
[6]   河岸芦苇、茭白和香蒲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J].
李睿华 ;
管运涛 ;
何苗 ;
胡洪营 ;
蒋展鹏 .
环境科学, 2006, (03) :3493-3497
[7]   5种水生植物去污抗逆能力的试验研究 [J].
黄蕾 ;
翟建平 ;
聂荣 ;
王传瑜 ;
蒋鑫焱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3) :33-38
[8]   低温季节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J].
童昌华 ;
杨肖娥 ;
濮培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59-162
[9]   伊乐藻等水生高等植物的快速营养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J].
连光华 ;
张圣照 .
湖泊科学, 1996, (S1) :11-16
[10]   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J].
金送笛 ;
李永函 ;
王永利 .
水生生物学报, 1991, (04) :29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