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责任创新的工程伦理探析

被引:18
作者
贾璐萌
机构
[1] 天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 负责任创新; 激励性伦理; 伦理敏感度;
D O I
10.19525/j.issn1008-407x.2021.02.014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B822.9 [职业道德(工作道德)];
学科分类号
0201 ; 01 ; 0101 ;
摘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开展负责任的创新实践、培养负责任的创新主体。负责任创新理念强调技术创新过程中多方行动者共担责任,共同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引发了工程伦理中底线责任的提升、激励性维度的突显以及责任主体的扩展,对侧重于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过失-责任追究的工程伦理实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负责任创新的视角,中国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可着力于3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多元伦理行动者、提升前置性伦理敏感度、增强参与性伦理行动力,以回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概念辨析和学理脉络 [J].
廖苗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 41 (11) :77-86
[2]   “负责任创新”的伦理内涵与实现 [J].
刘婵娟 ;
翟渊明 ;
刘博京 .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03) :95-99+94+158
[3]   论负责任创新的全责任本质 [J].
刘战雄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 34 (10) :40-45
[4]   负责任创新理念下科研人员的伦理参与责任 [J].
廖苗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7 (06) :13-19
[6]   负责任地反思负责任创新——技术哲学思路下的RRI [J].
王小伟 ;
姚禹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 39 (06) :37-43
[7]   技术控制困境的伦理分析——解决科林格里奇困境的伦理进路 [J].
陈凡 ;
贾璐萌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 (01) :77-82
[8]   “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J].
晏萍 ;
张卫 ;
王前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4, 31 (02) :84-90
[9]   论技术伦理学的内在研究进路 [J].
张卫 ;
王前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 29 (03) :46-50
[10]   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 [J].
龙翔 ;
盛国荣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04)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