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新发展格局下的要素流动与区域合作——以粤港澳大湾区及贵州省为例
被引:10
作者:
娄伟
李萌
潘家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
要素流动;
区域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21.08.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双循环"是中国为应对国际复杂局势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并成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典型特征。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及数据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机制,是推进"双循环"工作的重要路径。破除要素流动障碍,不仅需要持续深化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改革,加强区域合作也是重要手段,区域合作深化的过程也是要素自由流动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既要研究户籍、收入、税收、市场、教育及医疗等影响要素流动与区域合作的传统因素,也需要重视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及智慧时代的来临等影响要素流动的新因素。研究发现,要素流动障碍的分类及应对路径可被归纳成"三四模式",其中,三种障碍包括易破除或必须破除类、难破除但能通过类以及难破除且难通过类,四种应对路径是指破除障碍、绕行过障、搭桥过障及直接蓄力跨越障碍。每个区域都有其典型特征,在区域合作过程中,采用要素流动效率评估、区域典型特征叠加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识别合作双方的优劣势,优选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