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丛刺对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王利春 [1 ]
王志勇 [1 ]
王秀清 [2 ]
刘海燕 [1 ]
机构
[1]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2] 沧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关键词
头穴; 丛刺; 多梗死性痴呆;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探讨头穴丛刺对智能影响的临床机制。方法将6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丛刺组和西药组,丛刺组参照大脑各部分的体表映射及针刺的近治原则进行分区,将相应的头穴线进行扩展,以相应头穴为中心进行丛刺。西药组采用哈伯因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CGRP含量,并记录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经8周治疗后,2组ET含量均降低,而CGRP含量均升高,以丛刺组变化更明显(P<0.05);丛刺组与西药组HDS、ADL和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但丛刺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头穴丛刺针法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浆ET水平,增加CGRP含量,提高HDS、ADL和MMSE评分,改善智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针刺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NO、NOS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利春 ;
刘海燕 ;
王志勇 ;
李宝栋 ;
戈杰英 ;
马莉 .
针刺研究, 2005, (04) :195-198
[2]   通脉益智胶囊对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J].
王昊 ;
闫小萍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2) :64-65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闵连秋 ;
宋利春 ;
刘兴仁 ;
张德英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8, (04) :32-34
[4]   海马培养细胞的缺氧损伤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保护作用 [J].
王福庄,丁爱石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4, (04) :317-321
[5]   脑血管性痴呆 [J].
吴发琼 ;
周光荣 .
心血管病学进展, 1993, (02) :90-93
[6]   用于痴呆诊断的修订长谷川量表 [J].
梁亦邓 .
日本医学介绍, 1992, (09) :420-420
[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脑血管和脑血流量的影响 [J].
盛树力 ;
张万江 ;
伍洁 ;
孙波 ;
刘延津 ;
高凤琴 ;
季鹰 ;
吴建中 ;
王天佑 ;
战其民 ;
杨如珊 ;
徐东 .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0, (04) :259-265
[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增加大鼠脑血流量 [J].
王福庄 ;
丁爱石 ;
陈嘉 ;
汤健 .
生理科学, 1989, (05) :50-50
[9]  
神经心理学[M]. 科学出版社[澳]沃尔什(K·W·Walsh)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