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后高弹性聚合物驱油方法探索

被引:12
作者
孙灵辉 [1 ]
刘卫东 [1 ]
赵海宁 [2 ]
吴文祥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海洋采油厂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高弹性聚合物; 支链聚合物; 普通聚合物; 粘弹性; 原油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4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聚合物驱后仍有大量油存在于地层中,如何提高聚驱后残余油采收率显得尤为重要。从高弹性聚合物的合成与筛选、支链聚合物与普通聚合物粘弹性对比以及宏观驱替实验,对聚合物驱后高弹性聚合物驱油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溶液的聚合物浓度不变,对应相同剪切速率f,支链聚合物分子量越大,体系的粘弹性越大。(2)在较低的剪切速率下,支链型聚合物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G′。在剪切频率大于9s-1时支链聚合物(x2x)的弹性模量上升的速度大于分子量很高的普通聚合物。(3)支链聚合物在分子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原油采收率,若分子量能够提高,其体系的粘弹性会更大,因而可较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5+213 +2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岩石润湿性对聚驱后化学驱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J].
孙灵辉 ;
胡长松 ;
刘卫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5) :90-92+95+124
[2]   低碱三元复合体系用于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J].
孙灵辉 ;
代素娟 ;
吴文祥 .
油田化学, 2006, (01) :88-91
[3]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J].
牛金刚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91-93+125
[4]   聚合物驱后双液法固定技术试验研究 [J].
徐婷 ;
李秀生 ;
张学洪 ;
赵福麟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1) :54-57+4
[5]   泡沫封堵能力试验研究 [J].
王其伟 ;
曹绪龙 ;
周国华 ;
郭平 ;
李向良 ;
李雪松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6) :40-42+106
[6]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核磁成像实验研究 [J].
孙尚如 ;
何先华 ;
邬侠 ;
卢祥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4) :61-63+78
[7]   聚合物驱后三元复合驱油效果评价 [J].
卢祥国 ;
王风兰 ;
包亚臣 .
油田化学, 2000, (02) :159-163+180
[8]   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及其段塞组合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J].
吴文祥 ;
侯吉瑞 ;
夏慧芬 ;
周志军 ;
胡靖邦 .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6, (04) :8-13+3
[9]   聚合物驱油之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J].
卢祥国,高振环,赵小京,闫文华,王为民 .
石油学报, 1996, (04) :55-61
[10]   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实验研究 [J].
卢祥国,高振环,闫文华,宋合龙 .
油田化学, 199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