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磷块岩物理富集成矿说

被引:34
作者
叶连俊
陈其英
刘魁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磷块岩; 富集; 泥晶; 磷质岩; 矿石; 磷块岩矿床; 磷矿层; 白云岩; 碳酸盐岩; 沉积构造; 地质构造; 假整合面; 水动力条件; 沉积学报; 球粒; 团粒; 砾屑; 叠层石礁; 物理;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86.03.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沉积矿床的形成并非象过去一向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单一因素一次反应的产物,而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过程的产物。其间至少要经过成矿物质汲取浓缩阶段,地球化学富集阶段及物理富集阶段等三个主要阶段(关于多因素多阶段成矿的问题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加以详细的论述)才能形成工业矿床(图1)。对工业磷块岩矿床来说,物理富集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可以说,世界工业磷块岩矿床无一不是物理富集的直接产物。关于物理富集对沉积矿床成矿的重要性,作者在1980年杭州第二次全国矿床会议上曾提出论述,并得到不少与会者的赞同。经过这几年来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实际例证已愈来愈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重要的发现——深海沉积间断 [J].
吴瑞棠 .
地质科技情报, 1985, (04) :51-57
[2]   中国东部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的结构成因类型及其沉积相和环境附视频 [J].
陈其英 ;
郭师曾 .
地质科学, 1985, (03) :224-235+313
[3]   荆襄地区陡山沱组磷块岩的类型、成因和沉积环境附视频 [J].
赵东旭 .
地质科学, 1983, (04) :392-401+433
[4]   贵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的矿石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J].
周茂基 ;
盛章琪 .
地质学报, 1982, (01) :81-90+96
[5]   磷块岩的内碎屑 [J].
陈其英 .
地质科学, 1981, (02) :153-158+199
[6]   远硅质建造磷块岩微相研究 [J].
孟祥化 .
地球化学, 1979, (02) :132-144+185
[7]   我国南方一磷矿床磷块岩的矿物组成附视频 [J].
李继亮 ;
邹采杼 .
地质科学, 1975, (02) :11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