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的变动与村民自治的实践——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乡村政治解析

被引:10
作者
宫银峰
刘涛
机构
[1] 郑州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村民自治; 压力型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是一个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村民自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安排。村民自治其实质是通过给予农民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在增强农民对国家认同感与权力正当性的认同时,实现国家治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双重目标。但实际来看,村民自治在其实际运行中产生了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使得村民自治更多地成为一种完成国家行政任务的载体,国家很难通过这种"行政化的村民自治"来构建一种新型文化网络关系,实现国家和村落社区的健康互动。基于这种现实,在国家政权建设的目标中检讨村民自治实践的历程,进而提供一些积极的实践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取消农业税后的村民自治:社会基础、挑战及对策 [J].
杨华 ;
陈柏峰 .
调研世界, 2009, (07) :14-17+21
[2]   村民自治的行政化与国家政权建设 [J].
彭大鹏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2) :7-10
[3]   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 [J].
金太军 ;
王运生 .
文史哲, 2002, (02) :151-156
[4]   海选是怎样产生的 [J].
景跃进 .
开放时代, 1999, (03) :12-20
[5]   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发展与农民的民主权利保障——村民自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J].
周罗庚 ;
王仲田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9, (01) :42-51
[6]   “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 [J].
崔之元 .
战略与管理, 1998, (03) :60-65
[7]  
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施雪华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