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路径:延续抑或颠覆

被引:8
作者
顾小清
王春丽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关键词
教育创新; 持续性创新; 颠覆性创新; RPV框架;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5.12.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信息技术变革教育寄予的期望日益提高。技术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却至今未有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创新行动多数并未走得太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所创生的一些新的教育服务模式,又的确蕴含着重塑和创新教育的新的期待。笔者基于创新理论的两种不同路径,借用了RPV(资源、过程、价值观)组织能力框架,对信息技术引领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笔者提出的观点是,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创新会以两种路径呈现: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正规教育,将以持续性创新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的变革作用,特别是教育实践的功能会发生内涵的改变;以教育服务为代表的非正式教育,则将呈现颠覆性教育创新,信息技术将会重塑教育的服务模式。文章最后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学校开展持续性创新的策略,以及如何应对颠覆性创新,以期进一步提升技术丰富环境下的教育创新实践行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16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以UniversityNow为代表的“平价高等教育”分析 [J].
汪琼 ;
王宇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02) :54-61
[2]   电子课本的创新应用:来自国际项目的经验 [J].
顾小清 ;
张茹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01) :55-61
[3]   在多边互动中提升语文课堂表演的效果 [J].
潘静燕 .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0) :192-193
[4]   电子课本何以支持教学方式变革 [J].
顾小清 ;
许哲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3, (02) :13-20
[5]   Christensen破坏性创新理论的逻辑演进 [J].
白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13) :149-153
[6]   一个新企业破坏性创新选择的比较分析 [J].
郭士倜 ;
闵宗陶 .
经济问题, 2009, (08) :44-46
[7]   教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探讨 [J].
何鹏程 ;
宋懿琛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09) :39-43+48
[8]   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 [J].
孙启贵 ;
邓欣 ;
徐飞 .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8) :175-178
[9]   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 [J].
袁连生 .
教育与经济 , 2003, (01) :11-15
[10]   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 [J].
厉以宁 .
教育发展研究, 1999, (10)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