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北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被引:48
作者:
蒋海兵
[1
]
张文忠
[2
,3
]
韦胜
[4
,5
]
机构:
[1]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供需匹配;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本文尝试利用大量微观空间数据从供需角度评价北京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及其空间效率和供需匹配情况,分别采用比例法与最短时间距离法测算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运用定序变量相关法与因子空间叠置法分析公共设施可达性的供需匹配程度。结果表明:北京居住小区公共设施总体可达性水平较高。其中,4环以内各类公共设施可达性水平最高,居住小区到公共设施的平均时间20分钟内的小区占比高达90%以上;5-6环可达性水平最差,平均时间20分钟内的小区占比在50%以下。高需求高可达性街道比重相对较高,而高需求低可达性街道主要分布于5-6环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在公共设施中,小学可达性最好,而医院和购物中心则更强调空间效率。针对识别出的公共设施的高需求低可达性街道,应从出行方式、公共交通线路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对策,化解公共设施的供需矛盾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39 / 1249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