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影响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26
作者
李立 [1 ]
汪德根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旅游系
[2] 不详
关键词
低碳公共交通; 通达性; 旅游景点; 苏州古城旅游;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03.013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示范区通达性分析 [J].
沈惊宏 ;
陆玉麒 ;
段保霞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786-1792
[2]   骨干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例 [J].
冯立新 ;
杨效忠 ;
姚慧 ;
卢松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189-194
[3]   低碳交通模式及其在现代都市的普及——以上海为例 [J].
黄少卿 .
上海城市管理, 2010, 19 (04) :63-65
[4]   基于公路网络的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研究 [J].
靳诚 ;
陆玉麒 ;
范黎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2) :258-269
[5]   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结构分形及优化——以苏州市区为例 [J].
黄泰 ;
保继刚 ;
刘艳艳 ;
王行风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79-92
[6]   基于分形理论的黑河流域甘州区城镇体系特征分析 [J].
杨小梅 ;
王录仓 ;
李宗省 ;
白千千 ;
万国宁 .
中国沙漠, 2010, 30 (01) :161-166
[7]   武汉都市圈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熊剑平 ;
曾菊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88-1498
[8]   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 [J].
陆化普 .
城市交通, 2009, 7 (06) :23-27
[9]   四川盆地城市群主要城市通达性及空间联系强度研究 [J].
郭丽娟 ;
王如渊 .
人文地理, 2009, 24 (03) :42-48
[10]   基于路网结构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以南京市区为例 [J].
靳诚 ;
陆玉麒 ;
张莉 ;
徐菁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24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