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作用精细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吴春明
耿元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变质作用; 平衡—非平衡关系; 矿物中Fe3+含量; 矿物原位定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主要总结了最近 5年以来 ,国内外在变质作用精细过程研究若干方面的进展 :人们在更细微尺度上 ,对矿物成分环带、成分梯度等矿物微区成分变化情况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发现矿物中不同化学组分抵御变质峰期后降温过程的能力不同 ;利用矩阵奇异值分解等数学方法定量探讨矿物(组合 )之间是否存在质量平衡关系 ,进而判断矿物 (组合 )之间的平衡—非平衡关系 ;开始尝试恢复变质峰期后发生分解反应或纯转换反应的变质高峰期矿物的原始成分 ;出现了不依赖于矿物热力学数据和矿物活度模型的高精度相对温压计 ;补偿规则引入了矿物速率计 ,速率计计算结果更直观 ;最近发展的M ssbauer谱新技术 ,可以在小至 5 0× 30 μm2 的区域里实现铁镁质矿物原位 (insitu)Fe3 + 含量的分析 ;使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法、激光探针4 0 Ar/ 3 9Ar法、电子探针测年法、二次离子质谱法等新方法 ,实现对常见变质矿物的原位定年 ,使得变质作用较完整过程的连续定年成为可能。今后的发展方向至少有四个方面 :深化并且充分利用已有的矿物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和放射性微区测年方法 ,洞悉变质过程中的各种微观—超微观现象 ,探讨变质反应速率 ;研究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变质作用特征 ;实施大量的高精度矿物相平衡逆转实验 ,以获取高精度矿物热
引用
收藏
页码:785 / 7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用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分形确定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 [J].
王新社 ;
郑亚东 ;
杨崇辉 ;
侯贵廷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1) :36-41
[2]   中国超高压变质岩十五年研究进展 [J].
王清晨 .
地球学报, 2001, (01) :11-16
[3]   阜平杂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兼论前寒武高级变质地体的定年问题 [J].
孙敏 ;
关鸿 .
岩石学报, 2001, (01) :145-156
[4]   石榴石-白云母温度计的合理修正 [J].
吴春明 ;
赵英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162-170
[5]   桑干地区高压麻粒岩中石榴石和斜长石的连续激光探针40Ar-39Ar等时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胡世玲 ;
郭敬辉 ;
戴谟 ;
蒲志平 .
岩石学报, 1999, (04) :518-523
[6]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1141
[7]   鄂北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带的变质、变形和流体演化 [J].
张泽明 ;
韦必则 ;
韩郁菁 ;
游振东 .
岩石学报, 1999, (01) :49-57
[8]   阜平杂岩中几种不同类型片麻岩的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年代学研究 [J].
关鸿 ;
孙敏 ;
徐平 .
岩石学报, 1998, (04) :55-65
[9]   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同变形期的P-T路径 [J].
刘树文 ;
张进江 ;
郑亚东 .
科学通报, 1998, (03) :312-318
[10]   超高压变质岩的全球分布与地球演化节律 [J].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1997, (Z2) :27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