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黑龙江新开岭变质核杂岩的组成及其演化
被引:48
作者:

赵海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受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尚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伯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组成及演化;
燕山运动;
兴凯运动;
黑龙江新开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开岭变质核杂岩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地区,由断层下盘的变质核、拆离断层和上盘滑脱—冲断系所构成,地貌上呈长垣型的隆起带,变质核内面理外倾,盖层中褶皱轴向呈环形展布。本文根据同位素测年结果讨论了新开岭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和演化特征。中央侵入体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171~164Ma,变质的白云母和流纹质糜棱岩的变形年龄分别为142Ma和155Ma,北部边界断裂带糜棱岩的40Ar-39Ar年龄为154.9±0.6Ma。中央侵入体的侵入时间代表了核杂岩的隆升时间,北部冲断带的年龄代表大规模的变形时间。岩浆流体、变质流体和构造流体的叠加使成矿更为有利,是今后找矿的重点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白垩纪: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J]. 中国地质, 2006, (01) : 64 - 77吴根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2] 大兴安岭北端阿乌尼地区中生代杂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J]. 地质通报, 2005, (09) : 854 - 861赵海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莫宣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任院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韩振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尹志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李尚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3] 大兴安岭中生代两期成岩成矿作用的元素、同位素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4) : 436 - 442祝洪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炯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权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 [4] 黑龙江黑河西北洪业家推覆剪切构造带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2) : 145 - 152傅俊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于荣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宋亚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金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 [5]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1) : 67 - 7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舒良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小兴安岭西北部新开岭-科洛杂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J]. 科学通报, 2003, (22) : 2315 - 232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范蔚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敦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陶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石玉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7] 小秦岭金矿田中生代构造演化与矿床形成[J]. 地质科学, 2003, (01) : 74 - 84张进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郑亚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刘树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8]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J]. 地质科学, 2002, (04) : 453 - 461吴根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 [9] 变质核杂岩的定义、类型及构造背景[J]. 地质通报, 2002, (Z1) : 185 - 192G.A.Davis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郑亚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
- [10] 中蒙边界区亚干变质核杂岩的组成与结构[J]. 地质科学, 2002, (01) : 79 - 85王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郑亚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李天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马铭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