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责制的理论探讨

被引:24
作者
司林波 [1 ]
郑宏宇 [2 ]
机构
[1]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2] 燕山大学政策与发展规划处
关键词
教育问责制; 特质; 结构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问责制是政府通过立法确立参与教育活动各方的责任与权利,通过责任客体对主体的解释、描述或证明等形式来实现并辅之以奖惩措施的制度体系。在实践中表现出效应两重性、向度全程性、形式多元性、内容普遍性、结果多样性等基本特质。就其结构体系来说,则是包括问责的主体、问责的客体、问责的范围、问责的程序、问责的方式以及问责的后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教育问责的方式:西方的经验及启示 [J].
刘兴春 ;
刘文萍 .
外国教育研究, 2007, (09) :53-56
[2]   教育问责制: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J].
李树峰 .
外国教育研究, 2006, (04) :67-71
[3]  
美国教育问责制探析.[D].张喜军.上海师范大学.2006, 12
[4]  
教育绩效责任研究.[M].吴清山; 黄美芳; 徐纬平; 著.九州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