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韭蛆的毒力筛选

被引:5
作者
余向阳
高蓉
廖海丰
刘贤进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南京医科大学应用毒理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韭蛆; 毒力;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采用药膜法测定17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韭菜根蛆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其中11种化合物对韭蛆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黄花碱(90 74%)、野靛碱(83 61%)、脱氢苦豆碱(79 63%)、乙酰埃克辛碱(50 00%)、草乌素(48 14%)、苦参碱(41 71%)、槐定碱(40 74%)、氧化苦参碱(38 07%)、脱氧乙酰乌头碱(36 78%)、查斯漫宁(35 49%)和苦豆碱(27 14%)。其中分离自批针叶黄花的黄华碱以及分离自苦豆草的野靛碱和脱氢苦豆碱对韭蛆的杀虫活性明显高于其他8种化合物,24h测定结果,对韭蛆的致死中浓度为:黄华碱243 99mg/L、野靛碱316 20mg/L、脱氢苦豆碱404 38mg/L。本文还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酶法筛选为例,对新型杀虫机理天然产物筛选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无公害杀虫剂防治韭蛆的药效试验及苦参碱杀虫作用的研究 [J].
郑方强 ;
刘忠德 ;
裴翠花 .
农药, 2002, (06) :26-28
[2]   酶标板法监测棉蚜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 [J].
冯国蕾 ;
李梅 ;
赵章武 ;
何凤琴 .
昆虫学报, 2000, (S1) :32-37
[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酶法筛选的探索研究 [J].
朱剑翔 ;
浦晓莺 .
浙江化工, 2000, (S1) :56-57+53+132
[4]   几种杀虫剂防治韭菜根蛆田间药效试验 [J].
杨海珍 ;
张全力 ;
李双悦 .
农药, 1999, (04) :26-27
[5]   苦豆子生物碱对萝卜蚜的毒力及其对几种酯酶的影响 [J].
罗万春 ;
李云寿 ;
慕立义 ;
赵善欢 .
昆虫学报, 1997, (04) :358-365
[6]   害虫化学防治农用杀虫剂的进展 [J].
杨春河 ;
母灿先 .
农药译丛, 1996, (01) :5-12
[7]   韭蛆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J].
冯惠琴 ;
郑方强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71-79
[8]  
农药学原理.[M].吴文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