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对荒地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叶伟建
黄春应
翁俊基
林明添
机构
[1] 三明市农业局土肥站
[2] 大田县水土保持站 福建三明
[3] 福建三明
[4] 福建大田
关键词
退化红壤; 不同利用方式; 肥力状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采用以荒地退化红壤为对照,与造林、种稻、种植果树3种处理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对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退化红壤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酶活性等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效果表现为:造林>水田>果园;同时还针对退化红壤提出了不同的合理利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0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关松荫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6,
[2]  
土壤动态生物化学研究法.[M].郑洪元;张德生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2,
[3]   红壤区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平衡及有机资源利用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林心雄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02) :45-52
[4]   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在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中的作用 [J].
周礼恺 ;
张志明 ;
曹承绵 .
土壤学报, 1983, (04) :4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