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

被引:26
作者
王宁 [1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2] 清华大学外语系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乌托邦想象; 审美现实; 全球化; 经典的建构与重构; 翻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0108 ; 0502 ; 1407 ;
摘要
"世界文学"最早由歌德提出,后来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新阐释,逐渐打上了文化全球化的烙印。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世界文学已经从早先的"乌托邦"想象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一种审美现实。世界文学之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版本,与翻译的中介不无关系。正是由于翻译的干预,一些原本仅具有国别/民族文学特征的文学作品成了世界文学。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必须依据以下几个标准:1.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2.其影响是否超越了本国/民族或本民族语言的界限;3.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4.是否能够进入大学课堂;5.是否在另一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研究。虽然"世界文学"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中国文学,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却十分边缘。为了早日使中国文学跻身世界文学之林,当前翻译的主要方向应该由外译中转向中译外,这样才能有效实施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83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世界文学”与翻译 [J].
王宁 .
文艺研究, 2009, (03) :23-31
[3]  
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 著, 1981
[4]  
共产党宣言[M]. 人民出版社 , 成仿吾译, 1978
[5]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Huan Sauss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