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密度季节和年度变化特征

被引:21
作者
潘剑彬
董丽
晏海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植被生态效应;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城市绿地;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2.09.026
中图分类号
S731.2 [城市绿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域2005—2010年的负离子密度,结果显示:2009年5月份至2010年5月份,公园的负离子密度具有明显的年度变化特征,2009年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其次是秋季,而2010年春季空气质量最差;测量时间内负离子具有显著的季节密度特征,夏季最高(2 500个.cm-3以上),春季最低(低于阈值,1 000个.cm-3),而秋季(约2 100个.cm-3)仅次于夏季而高于冬季(1 070个.cm-3);公园绿地建成前后,基于负离子密度的空气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从而表明,公园绿地植被对于提高绿地所在局部区域以负离子密度为主要参数的空气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J].
潘剑彬 ;
董丽 ;
廖圣晓 ;
乔磊 ;
晏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 (02) :59-64
[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CO浓度特征研究 [J].
潘剑彬 ;
董丽 ;
廖圣晓 ;
晏海 ;
乔磊 ;
李冲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01) :30-35
[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空气菌类浓度特征研究 [J].
潘剑彬 ;
乔磊 ;
董丽 .
中国园林, 2010, 26 (12) :7-11
[4]   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评价方法——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J].
潘剑彬 ;
董丽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9) :1881-1886
[5]   棕榈科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密度影响因素 [J].
潘辉 ;
李永莉 ;
黄石德 ;
蔡邦平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03) :69-70+81
[6]   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J].
尹俊光 ;
彭鹓 ;
章君果 ;
达良俊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5) :63-74
[7]  
佳木斯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穆丹,梁英辉.应用生态学报. 2009(08)
[8]   空气负离子与植物精气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J].
柏智勇 ;
吴楚材 .
中国城市林业, 2008, (01) :56-58
[9]   上海植物园植物群落对空气质量评价指数的影响 [J].
秦俊 ;
张明丽 ;
胡永红 ;
王丽勉 ;
由文辉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1) :70-73
[10]   六种城市绿地内夏季空气负离子与颗粒物 [J].
吴志萍 ;
王成 ;
许积年 ;
胡立香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2153-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