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80后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30
作者
李琬 [1 ,2 ]
但波 [3 ]
孙斌栋 [1 ,2 ]
朱盼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3]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 小汽车; 自选择; 上海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713.55 [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40203 ;
摘要
评估轨道交通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能否促进居民交通行为转变,尤其是减轻对小汽车的依赖。目前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且研究中存在的自选择问题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2013年上海市80后群体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居民交通方式选择(小汽车购买和使用以及轨道交通使用)的影响,并利用样本的异质性来克服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交通行为之间的自选择。研究发现:居民居住区周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确实能够显著地降低家庭小汽车的拥有概率,并提高乘坐地铁通勤的可能性;但不能找到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会减少小汽车使用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45 / 9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PM2.5污染与社会经济的空间关系及成因 [J].
杨昆 ;
杨玉莲 ;
朱彦辉 ;
李岑 ;
孟超 .
地理研究, 2016, 35 (06) :1051-1060
[2]   中国主要城市公交站点服务范围及其空间特征评价 [J].
李苗裔 ;
龙瀛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6) :30-37
[3]   上海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 [J].
孙斌栋 ;
但波 .
地理学报, 2015, 70 (10) :1664-1674
[4]   社区建成环境和交通行为研究回顾与展望:以美国为鉴 [J].
曹新宇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4) :46-52
[5]   北京市郊区居民汽车拥有和使用状况与活动空间的关系 [J].
塔娜 ;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2015, 34 (06) :1149-1159
[6]   轨道交通建设能否真正促进“绿色”出行?——基于北京市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研究 [J].
张英杰 ;
郑思齐 ;
王锐 .
世界经济文汇, 2015, (03) :77-88
[7]   北京市居民汽车使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王丰龙 ;
王冬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71-781
[8]   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J].
黄晓燕 ;
曹小曙 ;
李涛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745-757
[9]  
Joint impacts of Bus Rapid Transit and urban form on vehicle ownership: New evidence from a quasi-longitudinal analysis in Bogotá, Colombia[J] . Tabitha S. Combs,Daniel A. Rodríguez.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 2014
[10]  
Examining the Impacts of Residential Self-Selection on Travel Behaviour: A Focus on Empirical Findings[J] . Xinyu Cao,Patricia L. Mokhtarian,Susan L. Handy.Transport Reviews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