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建设能否真正促进“绿色”出行?——基于北京市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英杰 [1 ,2 ]
郑思齐 [1 ,2 ]
王锐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房地产研究所
[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uskin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私家车; 居住选址内生性; 拆迁安置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北京市2009年的一项微观调查中的826户居民家庭微观样本,分析了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居民的私家车拥有和使用行为的影响效应。为了克服居住选址和交通方式选择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利用居住地外生的拆迁安置房家庭子样本来验证这一效应。我们的实证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确实鼓励了居民的"绿色"出行: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居民私家车的拥有率。不过,对于已购车家庭的车辆使用情况(油耗量),我们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居住地、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联合选择的交叉巢式Logit模型 [J].
杨励雅 ;
李霞 ;
邵春福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 (11) :1647-1653
[2]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分析 [J].
杨励雅 ;
邵春福 ;
李霞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1, (06) :1-6
[3]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从私家车出行角度的研究 [J].
郑思齐 ;
霍燚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6) :50-65
[4]   基于网络广义极值模型的居住地和通勤方式同时选择模型研究 [J].
李霞 ;
邵春福 ;
曲天书 ;
杨励雅 ;
王江峰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6) :926-932
[5]  
低碳生活的特征探索——基于2009年北京市“家庭能源消耗与居住环境”调查数据的分析[J]. 霍燚,郑思齐,杨赞.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02)
[6]  
Built environment diversities and activity–travel behaviour variations in Beijing, China[J] . Donggen Wang,Yanwei Chai,Fei Li.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11 (6)
[7]   Does the pedestrian environment affect the utility of walking? A case of path choice in downtown Boston [J].
Guo, Zhan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9, 14 (05) :343-352
[8]  
Measur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for Physical Activity[J] . Ross C. Brownson,Christine M. Hoehner,Kristen Day,Ann Forsyth,James F. Salli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 2009 (4)
[9]  
The impact of urban form on U.S. residential energy use[J] . Reid Ewing,Fang Rong. Housing Policy Debate . 2008 (1)
[10]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ravel behavior: making the connection[J] . Jessica Y. Guo,Cynthia Chen. Transportation . 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