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群聚集消散时空模式探索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18
作者
杨喜平 [1 ]
方志祥 [1 ]
赵志远 [1 ]
萧世伦 [1 ]
尹凌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手机位置数据; 人群聚集消散; 时空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城市中人群的移动是带有目的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也存在差异,导致人群在城市中出现聚集或消散的现象,而且该现象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本文基于海量的手机位置数据,以深圳市为例,采用自相关分析识别出城市中人群聚集与消散的区域,然后将这些区域一天中人群聚散组合成时间序列矩阵,采用自组织图聚类方法(SOM)进行聚类得到9种典型的人群聚集、消散时空模式,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解释了每种聚散模式最可能出现的土地利用组合。该研究从聚集和消散的角度探索了城市人群移动的时空模式,进一步帮助理解城市不同区域人群的移动模式以及与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对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癌症村”的聚集格局 [J].
董丞妍 ;
谭亚玲 ;
罗明良 ;
翟有龙 .
地理研究, 2014, 33 (11) :2115-2124
[2]   基于住宅价格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J].
王芳 ;
高晓路 ;
颜秉秋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0) :1322-1331
[3]   大数据时代的人类移动性研究 [J].
陆锋 ;
刘康 ;
陈洁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05) :665-672
[4]   基于SOM的流域分类和无资料区径流模拟 [J].
伊璇 ;
周丰 ;
王心宇 ;
杨永辉 ;
郭怀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8) :1109-1116
[5]   从时空GIS视野来定量分析人类行为的思考 [J].
萧世伦 ;
方志祥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 (06) :667-670
[6]   大数据驱动的人类移动模式和模型研究 [J].
刘瑜 ;
康朝贵 ;
王法辉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 (06) :660-666
[7]   动态数据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城市中心识别为例 [J].
周新刚 ;
乐阳 ;
叶嘉安 ;
王海军 ;
仲腾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 (06) :701-705
[8]   从大规模短期规则采样的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居民职住地 [J].
许宁 ;
尹凌 ;
胡金星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 (06) :750-756
[9]   基于位置感知设备的人类移动研究综述 [J].
刘瑜 ;
肖昱 ;
高松 ;
康朝贵 ;
王瑶莉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1, (04) :8-13+31+2
[10]   ICT对居民时空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J].
申悦 ;
柴彦威 ;
王冬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6) :64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