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上游区基于GIS的不同时间尺度降水插值方法探讨

被引:17
作者
周锁铨 [1 ]
孙琪 [2 ]
肖桐松 [1 ]
任永建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2] 青岛市气象局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降水分布; 空间分析; 逐步插值法; 地形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获取长江中上游地区高分辨率的降水情况,本文以长江中上游及其周围地区共613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为基本数据,利用分辨率为4 km的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采用了较适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插值方法,分别对该区域1992—2001年间年、月及日平均等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逐步插值法得到的高分辨率降水空间分析效果较好,计算的精度较高。该方法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体现了降水随地形的变化以及在空间分布上的不连续性,有效地解决了复杂地形条件下降水空间插值精度不高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时间尺度都有较好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1 / 103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降水分析 [J].
周自江 ;
宋连春 ;
李小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03) :287-296
[22]   1998年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环流背景分析 [J].
沈浒英 ;
姜彤 ;
吴宜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1) :7-12
[23]   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条件 [J].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顺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3-12
[24]   1998年7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暴雨特征的分析研究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张凤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81-94
[25]   夏季我国高原植被气候效应的数值研究Ⅰ: 模式及降水、流场的效应 [J].
周锁铨 ;
陈万隆 ;
王革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2) :17-23
[26]   运用地理因子推算山区局地降水量的研究 [J].
张连强,赵有中,欧阳宗继,赵新平 .
中国农业气象, 1996, (02) :6-10
[27]   山区平均气温细网格插值方法的比较 [J].
周锁铨,缪启龙,吴战平,于俊伟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4, (04) :488-492
[28]   日照百分率的小网格分析方法 [J].
周锁铨 ;
缪启龙 ;
吴息 ;
吴战平 ;
于俊伟 ;
刘益兰 .
气象科学, 1993, (02) :201-210
[29]   地形和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 [J].
傅抱璞 .
地理学报, 1992, (04) :302-314
[30]   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及小地形的气候效应 [J].
卢其尧 ;
傅抱璞 ;
虞静明 .
中国农业气象, 1988, (02) :2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