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微繁殖苗及其后代性状表观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馨宇
张志宏
高秀岩
李贺
杜国栋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草莓; 微繁殖; 表观遗传; 变异;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06.04.014
中图分类号
S668.4 [草莓];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为揭示微繁殖导致表观遗传变异的表现特点,以草莓品种佐贺清香和全明星为试材,研究了微繁殖导致草莓表观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性状表现和生理生化变化。草莓微繁殖原种苗和一代苗繁殖匍匐茎子苗的能力明显高于普通苗,其中佐贺清香微繁殖原种苗繁苗能力比普通苗高1倍以上。微繁殖苗后代与普通苗在物候期上没有明显差异,同样在叶片形态和发育上也没有明显差异。在果实成熟期,微繁殖苗后代的生长势强旺,佐贺清香二代苗和全明星二代苗分别比普通苗增产49.8%和9.7%;微繁殖苗后代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低于普通苗,这意味着微繁殖可能导致草莓的抗病性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42 / 5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草莓组培苗与生产苗对比试验初报 [J].
艾勇 ;
赵佐敏 ;
胡春芳 ;
吕少平 ;
杨友福 ;
黄小瑜 .
耕作与栽培, 2000, (06) :52-52
[2]   草莓组培苗的田间试验 [J].
刘铸德 ;
张春辉 ;
焦增春 ;
任小菊 .
陕西农业科学, 1999, (05) :21-22
[3]   菜豆种子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J].
杨虹琦 ;
罗泽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26-30
[4]   一种测定土壤几丁质酶活性的方法 [J].
顾向阳,胡正嘉 .
土壤通报, 1994, (06) :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