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权及其保障——新《义务教育法》何以落实和完善

被引:20
作者
尹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教育人权; 均衡发展; 问责制; 弱势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由原来的工具本位转变为权利本位,标志着教育的人权特性及其地位在我国的真正确立。教育人权是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实质之所在。无论从制度安排上,还是现实选择上,《义务教育法》的实施需要在均衡化、问责制和弱势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等方面不断地深化、拓展和完善:强化"均衡"这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价值追求;落实问责制,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问责机制——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切实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低保”制度的思路 [J].
栗玉香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48-153
[2]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J].
刘厚金 .
学术论坛, 2005, (11) :46-50
[4]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J].
周亚越 .
理论与改革, 2004, (04) :41-43
[5]   我国公共教育制度与教育均衡化发展 [J].
郑新蓉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