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系统转型与变革:多能流协同技术

被引:116
作者
陈胜 [1 ]
卫志农 [1 ]
顾伟 [2 ]
郭庆来 [3 ]
机构
[1]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2]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系统; 转型与变革;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多能流协同;
D O I
10.16081/j.epae.202109037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080702 ;
摘要
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战略目标,能源系统的转型与变革已迫在眉睫。在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路径中,高比例新能源渗透充当了极为重要的战略角色,且各能源系统之间的转型呈现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新能源可通过电转气、电转热、电制氢等能源耦合设备分别为天然气、热力、交通侧等负荷提供绿色能源供应,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改善了终端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多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及多能互补性为间歇性新能源并网的消纳提供了支撑。为此,综述了面向碳中和目标的能源系统转型与变革的多能流协同技术,介绍了高比例新能源渗透下的多能流协同技术,剖析了支撑新能源并网的多能源市场机制设计,最后归纳总结了未来能源系统转型与变革面临的核心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8 条
[41]  
An equilibrium market power model for power markets and tradable green certificates; including Kirchhoff's Laws and Nash-Cournot competition.[J].Helgesen Per Ivar;Tomasgard Asgeir.Energy Economics.2016,
[42]  
Cascading of fluctuations in interdependent energy infrastructures: Gas-grid coupling.[J].Michael Chertkov;Scott Backhaus;Vladimir Lebedev.Applied Energy.2015,
[43]  
Power-to-gas plants and gas turbines for improved wind energy dispatchability: Energy and economic assessment.[J].Giulio Guandalini;Stefano Campanari;Matteo C. Romano.Applied Energy.2015,
[44]  
Combined analysis of electricity and heat networks.[J].Xuezhi Liu;Jianzhong Wu;Nick Jenkins;Audrius Bagdanavicius.Applied Energy.2016, 缃┖
[45]   多形态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协同平衡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鲁棒优化配置 [J].
易文飞 ;
张艺伟 ;
曾博 ;
黄永章 .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 (23) :5541-5554
[46]   国外典型辅助服务市场产品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J].
何永秀 ;
陈倩 ;
费云志 ;
付成然 ;
常彦 ;
庞越侠 ;
邹丽芳 ;
柯晔 .
电网技术, 2018, 42 (09) :2915-2922
[47]   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多能源系统:述评与展望 [J].
杨经纬 ;
张宁 ;
王毅 ;
康重庆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 (04) :11-24
[48]   计及电转气规划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多指标评价 [J].
杜琳 ;
孙亮 ;
陈厚合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06) :110-116
[49]   计及P2H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量流分析 [J].
孙娟 ;
卫志农 ;
孙国强 ;
陈胜 ;
臧海祥 ;
陈霜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06) :62-68
[50]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多时段暂态能量流仿真 [J].
卫志农 ;
梅建春 ;
孙国强 ;
臧海祥 ;
陈胜 ;
陈霜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06) :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