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下氮素营养对陆稻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张亚洁
周彧然
杜斌
杨建昌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陆稻; 水稻; 旱种; 氮素;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粳型陆稻中旱3号和粳型水稻扬粳9538为材料,设置裸地旱种和水种两种方式及低氮(LN,100kg hm-2)、中氮(NN,200kg hm-2)和高氮(HN,300kg hm-2)3种N素水平,比较研究了氮素营养对陆稻和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种HN处理下陆稻和水稻的产量以及水种HN处理下水稻的产量较NN有所下降;但水种HN处理下陆稻的产量较NN增加;随施N量增加,水、陆稻在两种种植方式下穗数均增加,每穗粒数表现不一,结实率均下降,但陆稻降幅小于水稻,陆稻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而水稻则显著下降。与水种相比,旱种条件下陆稻的千粒重无显著变化,而水稻千粒重则显著下降,水、陆稻旱种的结实率均有所提高,但陆稻的提高幅度大于水稻。与水稻相比,陆稻不定根数少,吸N能力低,分蘖能力弱,成穗数少、穗型小,产量较低。拔节至抽穗期不定根数的增幅大,叶片含N率下降慢,花后叶片含N率和剑叶叶绿素(SPAD)值下降快。陆稻光合生产力对水分胁迫的负响应小,对增施N素正响应大。表明陆稻和水稻对种植方式和N素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对陆稻和水稻的产量增产途径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005 / 10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黄元财 ;
王伯伦 ;
王术 ;
贾宝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688-692
[2]   种植方式对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张亚洁 ;
陈海继 ;
刁广华 ;
林强森 ;
杨建昌 .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03) :205-211
[3]   结实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J].
蔡一霞 ;
王维 ;
朱智伟 ;
张祖建 ;
郎有忠 ;
朱庆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201-1206
[4]   节水灌溉条件下氮肥对粳稻稻米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J].
尤小涛 ;
荆奇 ;
姜东 ;
戴廷波 ;
周冬琴 ;
曹卫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2) :199-204
[5]   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张亚洁 ;
林强森 ;
孙斌 ;
刁广华 ;
杨建昌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6) :539-544
[6]   水氮互作对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J].
王绍华 ;
曹卫星 ;
丁艳锋 ;
田永超 ;
姜东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4) :497-501
[7]   结实期氮素营养和土壤水分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陈新红 ;
刘凯 ;
徐国伟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 (01) :48-53
[8]   氮素与土壤水分对水稻养分吸收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J].
陈新红 ;
刘凯 ;
徐国伟 ;
王志琴 ;
杨建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5-19+24
[9]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吸氮特征 [J].
石英 ;
冉炜 ;
沈其荣 ;
李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61-65
[10]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Ⅰ.不同降雨年型对N、P、水配合效应的影响[J]. 金轲,汪德水,蔡典雄,周涌,郭世昌,黄峰,王翠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