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梗塞大鼠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吴盾
潘三强
刘运泉
梁荫基
湛湘丽
宿宝贵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电针; 脑梗塞;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缺血神经元保护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电针组组(线栓法制造脑梗塞灶)和电针组(梗塞后立即给予电针刺激)。非电针组和电针组分别在梗塞后和针灸后1h、3h、6h取材,提取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线粒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脑线粒体内Rhodamine123的荧光强度值(FL1)、线粒体前向角散射(FSC)、线粒体90°侧向角散射(SSC)。结果在1h、3h、6h时,非电针组和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FL1、SS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值(P<0.05),FS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在上述3个时间点与非电针组相比FL1、SSC值高于非电针组值,但P>0.05,FSC值低于非电针组,但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电针组内、电针组内FL1、FSC、SSC值各自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能显著促使缺血半暗带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促使线粒体肿胀;未发现针刺在缺血后1h、3h、6h能抑制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1] Mitochondrial control of apoptosis
    Kroemer, G
    Zamzami, N
    Susin, SA
    [J]. IMMUNOLOGY TODAY, 1997, 18 (01): : 44 - 51
  • [12]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LONGA, EZ
    WEINSTEIN, PR
    CARLSON, S
    CUMMINS, R
    [J]. STROKE, 1989, 20 (01) : 84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