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暴雨集合预报系统研发中的初值扰动试验

被引:21
作者
李俊 [1 ]
杜钧 [2 ]
王明欢 [1 ]
崔春光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国家环境预报中心
关键词
集合预报; 暴雨; 随机扰动; 孵化扰动; 概率; 离散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2006年5月24~25日一次暴雨过程,通过一系列初值扰动试验探讨实际业务中建立集合预报系统的方法。运用45 km的WRF模式构建一个11个成员的集合预报系统来比较分析不同的扰动方案、扰动的空间结构和扰动振幅对集合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值扰动的空间结构对暴雨集合预报的离散度影响很关键,而扰动振幅的影响却居次要地位。具有动力学结构的孵化扰动明显优于随机扰动。(2)集合预报比单一控制预报提供了更有价值的预报信息。例如在该个例控制预报中漏报的湖北监利强降水中心,在集合预报中有20%的概率,并且实况被包含在集合预报的预报范围之中。集合平均预报也明显优于控制预报。例如矫正了在控制预报中明显虚报的鄂东北的大暴雨中心,且集合平均预报的暴雨中心落在实际观测暴雨中心的附近。(3)集合离散度较好地反映了实际降水过程的可预报性。例如应用孵化扰动,其离散度的空间结构同降水预报误差的空间分布大致对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365 / 137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