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与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被引:9
作者
潘杨 [1 ]
高源 [2 ]
杨洋 [1 ]
宋戈扬 [1 ]
邱培媛 [1 ]
魏小庆 [1 ]
马骁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2] Melbourne Sexual Health Centre University of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大学生; 艾滋病健康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男女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婚前性行为相关认知现状的差异,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分析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某重点高校一年级至三年级7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05);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存在误解,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822、9.542、10.68、8.792,P﹤0.05),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调查对象中有53.2%的男生和56%的女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性别间差异无计学意义(2χ=6.314,P﹥0.05);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占19.7%,持赞同或无所谓态度的占80.3%;女生分别占6.3%、93.7%,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2.457,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在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及婚前性行为及其认知现状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性别差异,并与性健康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效的同时提高男女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并促进其态度行为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330 / 13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现况调查
    徐群英
    王红卫
    胡敏
    朱建华
    冯建高
    [J].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02) : 229 - 231
  • [2]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
    陈晶琦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05) : 535 - 537
  • [3] 上海师范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和安全性行为的同伴教育
    仇玉兰
    施榕
    毛达娟
    邬红梅
    丘新尧
    王永娣
    R.V.Short
    高源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03) : 205 - 207
  • [4] 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
    曾阳
    常春
    吕姿之
    高源
    [J].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 20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