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县域非农化与乡村发展的耦合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智
张小林
李红波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非农化; 乡村发展; 耦合;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视角构建多要素非农化指数和乡村多功能发展指数,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县域非农化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非农化和乡村发展指数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非农化指数高值区为环太湖地区,乡村发展指数高值区为苏南沿江地区,而低值区均为苏北北部地区。2000—2015年全省县域非农化指数和乡村发展指数均普遍提高,但其年均变化率呈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其中,苏北非农化进程最快,而乡村发展水平提高最快的为苏中地区。通过耦合分析发现,县域非农化与乡村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不断增强,但存在比较明显的拐点。当非农化指数小于0.79时,两者之间呈现比较明显的正向耦合关系;当非农化指数大于0.79时,两者之间呈现负向耦合关系,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 [J].
屠爽爽 ;
龙花楼 ;
李婷婷 ;
戈大专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41-147+160
[2]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 [J].
谢高地 ;
张彩霞 ;
张雷明 ;
陈文辉 ;
李士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8) :1243-1254
[3]   山东省沂水县农村非农化程度差异及驱动力 [J].
张佰林 ;
张凤荣 ;
曲宝德 ;
李灿 ;
陈军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1008-1021
[4]   福建省乡村发展与农村经济聚集耦合分析 [J].
肖黎姗 ;
余兆武 ;
叶红 ;
张国钦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615-624
[5]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75-486
[6]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J].
房艳刚 ;
刘继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57-270
[7]   平原农区典型县域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 [J].
方方 ;
刘彦随 ;
李裕瑞 ;
梁昊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0) :1405-1413
[8]   基于PES模型的区域生态补偿额度的测算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李智 ;
张小林 ;
李红波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 (05) :40-44
[9]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J].
李平星 ;
陈雯 ;
孙伟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97-807
[10]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益研究 [J].
李玉恒 ;
胡智超 ;
刘彦随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2) :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