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的多维解读

被引:5
作者
李晓英
机构
[1]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
关键词
荀子; “性”; “礼”;
D O I
10.19321/j.cnki.gzxk.2008.03.009
中图分类号
B222.6 [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在传统思想研究中,荀子是以性恶论而与孟子、老庄一同构成了中国古典人性论。其实,深入阅读荀子读本,笔者发现荀子对人性的评判较为复杂。传统性恶论远不能揭示荀子人性论思想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笔者现从荀子之"性"的中性色彩、荀子之"恶"的真实解释、荀子人性论中的向善和知善、人和环境的互动四个层面予以展开论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思文之际论集.[M].张亨; 著.新星出版社.2006,
[2]  
中国哲学原论.[M].霍韬晦编选/导读;唐君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孟子心性之学.[M].(美)江文思(JamesBehuniakJr.);(美)安乐哲(RogerT.Ames)编;梁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   孟荀“心性论”与儒学意识 [J].
林启屏 .
文史哲, 2006, (05) :31-42
[6]   荀子性论的二维世界 [J].
许建良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