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医师登记及其纷争——以上海地区为考察中心

被引:3
作者
朱英 [1 ]
尹倩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2]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医师; 医师团体; 登记; 专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8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民国时期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师数量日益增加,但医疗市场混乱,庸医横行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通过资格考核与登记注册对医师进行制度化的职业认证管理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也是促使医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朝着专业化发展的一种趋向。但是在考核登记条件的宽严等具体问题上,政府与医界却一直存在着矛盾与纷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也并不一致,不仅体现了管理制度与具体国情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反映了政府理想化的规范管理与医师群体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因而难以完全取得预期的成效。本文主要通过考察各级政府和上海医界围绕医师登记而产生的纷争,探讨民国时期医师群体在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及其困局。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9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医界消息 .2 医药评论 . 1937
[12]  
《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 .2 庞京周. 申报 . 1933
[13]  
值得注意的一封信 .2 济计霖. 医药评论 . 1933
[14]  
变通医师给证办法行政院及内政部往来文件 .2 医事汇刊 .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