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301
作者
李娟 [1 ]
赵秉强 [1 ]
李秀英 [1 ]
Hwat Bing So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School of Land and Food Sciences,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Brisbane Qld ,Australia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 土壤肥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阐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健康的生物指示功能。【方法】以国家褐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了长达15年不同施肥处理的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SMBC、SMBN)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差异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结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SMBC变化介于96.49~500.12mg·kg-1之间,SMBN变化介于35.89~101.82mg·kg-1之间;单施化肥(NPK)与不施肥的CK相比,SMBC、SMBN、微生物商(qMB)、微生物量碳/氮比(SMBC/SMBN)、脲酶(Urease)活性以及土壤有机质(SOM)、全氮(STN)、全磷(STP)含量都有所提高;化肥与猪厩肥或秸秆还田配合施用,上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比单施NPK处理得到进一步改善,猪厩肥增量处理(NPKM+)效果最明显。同时,在北京褐潮土石灰性土壤上(pH8.0左右)长期施有机肥有一定降低土壤pH的效应。SMBC、SMBN、Urease活性与SOM、STN、ST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MBC/SMBN与SOM、S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qMB、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与SOM、STN、STP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除过氧化氢酶外,土壤pH值与其它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脲酶活性。化肥与增量猪厩肥配施对增强土壤肥力效果最好;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并可用作评价土壤健康的生物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有机、无机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变化及N素转化 [J].
王岩 ;
沈其荣 ;
史瑞和 ;
黄东迈 .
土壤学报, 1998, (02) :227-234
[32]   红壤丘陵小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变化的评价和预测 [J].
王效举 ;
龚子同 .
土壤学报, 1998, (01) :135-139
[33]   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氮磷养分的影响 [J].
袁玲 ;
杨邦俊 ;
郑兰君 ;
刘学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04) :300-306
[34]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in long-term grassland: Effects of management changes[J] . R.D. Lovell,S.C. Jarvis,R.D. Bardgett.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1995 (7)
[35]   THERMAL-STABILITY AND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AS INFLUENCED BY CROP ROTATIONS [J].
MILLER, M ;
DICK, RP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995, 27 (09) :116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