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村治”行政体制的利弊分析与改革出路

被引:10
作者
姚锐敏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地方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政村治; 农村; 行政体制; 国家; 政府;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2.05.01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乡政村治"体制一方面使农村基层政府行政逐步迈入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的轨道,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绩效,促进农村基层政府由无限的管制型政府向有限的服务型政府的历史转型,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基层政府面临诸如"责、权、利"失衡,缺乏有效的合法性生成和增长机制,职能转变滞后,功能定位欠科学,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脱节等多种矛盾和问题。在"国家社会化"的宏观思路下完善"乡政村治"体制,是现阶段农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正确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 [J].
徐勇 .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11) :4-9
[2]   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 [J].
项继权 .
理论学刊, 2007, (11) :85-89
[3]   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 [J].
沈延生 .
战略与管理, 2003, (01) :52-66
[4]   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J].
徐勇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2, (02) :27-30
[6]   村委会准政权化设想初探 [J].
曾军 .
社会主义研究, 1997, (05) :58-59
[8]  
治理转型中的乡镇政府[D]. 吴理财.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胡建淼,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