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污染过程及其边界层气象特征量分析

被引:45
作者
李二杰 [1 ,2 ]
刘晓慧 [2 ]
李洋 [2 ]
赵玉广 [2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2] 河北省环境气象中心
关键词
重污染; 气团轨迹; 混合层高度; 逆温; 相对湿度; 能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针对2013年12月14~25日出现的区域性重污染过程,采用Hysplit后推气团轨迹模式分析了污染形成源,利用污染中心邢台的探空、地面数据计算了大气稳定度、混合层高度、逆温等气象特征量,并对混合层高度、相对湿度、能见度与PM2.5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以局地排放为主要形成源,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大气层结偏稳定,逆温层厚(平均230 m)、强度大(平均2.34℃/100 m)、混合层高度低(平均618 m)是影响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PM2.5浓度与混合层高度呈现负相关(R=-0.80),与能见度呈指数相关(R=-0.77),与相对湿度呈弱的正相关(R=0.62)。
引用
收藏
页码:856 / 860+873 +8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城市近地层风特征与污染系数分析 [J].
徐永清 ;
张弛 ;
王庆祥 ;
齐东方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3) :55-59
[2]   北京秋季一次典型大气污染过程多站点分析 [J].
田伟 ;
唐贵谦 ;
王莉莉 ;
张红星 ;
王跃思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5) :595-606
[3]   兰州市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J].
赵敬国 ;
王式功 ;
王嘉媛 ;
闭建荣 ;
史晋森 ;
王天河 ;
张天宇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4) :491-496+503
[4]   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严重污染的气象条件及成因分析 [J].
王丛梅 ;
杨永胜 ;
李永占 ;
范引琪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7) :695-702
[5]   大气污染物扩散中稳定度判定方法概述 [J].
刘强 .
干旱气象, 2011, (03) :355-361
[6]   杭州市大气逆温特征及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J].
杜荣光 ;
齐冰 ;
郭惠惠 ;
邵碧嘉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4) :49-53
[7]   上海地区大气贴地逆温的气候特征 [J].
郑庆锋 ;
史军 .
干旱气象, 2011, 29 (02) :195-200+204
[8]   2005—2009年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曲晓黎 ;
付桂琴 ;
贾俊妹 ;
杨国星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3) :29-32
[9]   2008/2009乌鲁木齐近地空间逆温层特征分析 [J].
姚作新 ;
吕鸣 ;
贺晓东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 (03) :29-32
[10]   天津冬季大气能见度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 [J].
姚青 ;
张长春 ;
樊文雁 ;
黄鹤 .
气象科技, 2010, (06) :70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