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被引:5
作者
尹延鸿
万天丰
孙嘉诗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微玻璃陨石; 含金属粘土层; 始新世末期; 太平洋板块;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1.04.007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海洋自生矿物.[M].朱而勤;王 琦编著;.海洋出版社.1988,
[2]  
结晶学及矿物学.[M].武汉地质学院矿物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79,
[3]   东太平洋地区573孔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地层矿物学 [J].
尹延鸿 ;
孙嘉诗 ;
曲高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1) :15-22
[4]   中国中始新世—早更新世构造事件与应力场 [J].
万天丰 ;
曹瑞萍 .
现代地质, 1992, (03) :27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