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崔峻,章美琼,魏稼,陈人骏,佘运初
机构
[1] 江西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南昌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刺血疗法,血瘀/病理生理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针灸效应;
D O I
10.13703/j.0255-2930.1995.01.029
中图分类号
R245.31 [各种针刺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实验动物血瘀病模型为基础,设立对照组、刺络组和针刺组,以观察各组动物实验前后在血液流变学中的循环内血小板聚集率、血球压积,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实验动物球结膜微循环的状况。结果表明,刺络疗法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中血小板聚集影响最大,治疗结果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对微循环也有较大改善,提示刺络疗法对实验动物血瘀模型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对微循环血流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6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24例血淤证刺络前后甲皱微循环观察
    杨秀娟
    张和媛
    路绍祖
    何承钰
    熊芳丽
    [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7, (04) : 21 - 22+30
  • [2]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吴勇杰
    周尔凤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7, (03) : 176 - 179
  • [3] 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红细胞电泳与血浆成份测定
    李承晏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03) : 173 - 174
  • [4] “血瘀”动物实验模型的初步研究
    史荫绵
    郑惠民
    田桂琴
    刘潜心
    张亚霏
    郑尊
    夏愿耀
    [J]. 中医杂志, 1982, (08) : 64 - 66+81
  • [5] 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振义等 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