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定位技术引导肉毒毒素治疗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的对照研究

被引:31
作者
徐开寿 [1 ]
燕铁斌 [2 ]
麦坚凝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2] 广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
关键词
肉毒毒素; 定位技术; 脑性瘫痪; 痉挛; 物理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电刺激定位技术与经验定位引导肉毒毒素A(BTX-A)注射治疗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定位组23例,经验定位组22例。2组接受BTX- A注射后3d,开始进行10d物理治疗,之后改由家长在家治疗。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以下评定:①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②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③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④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D、E项评分;⑤步行速度。结果2组患儿的PROM、MAS评分、CSS评分、GMFM评分和步行速度,在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OM、CSS评分在治疗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在治疗后3d、2个月、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评分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速度差值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定位技术较经验定位引导BTX-A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提高患儿运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07 / 6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J].
敖丽娟 ;
钱菁华 ;
王文丽 ;
郑琳 ;
唐梅 ;
姚黎清 ;
李咏梅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12) :915-917
[2]   A型肉毒毒素在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徐开寿 ;
燕铁斌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11) :860-862
[3]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J].
黄真 .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04) :263-265
[4]   国内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J].
麦坚凝 .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04) :241-243
[5]   脑性瘫痪康复在于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 [J].
燕铁斌 ;
罗向阳 .
新医学, 2004, (05) :261-262+276
[6]   A型肉毒毒素联合上田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评价 [J].
廖伟 ;
赵聪敏 ;
于若谷 ;
艾友平 ;
奚敏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08) :43-45
[7]  
痉挛——评估与治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窦祖林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