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透水表面指数的城市地表覆被格局特征——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66
作者
刘珍环 [1 ]
王仰麟 [1 ]
彭建 [1 ]
谢苗苗 [2 ]
李猷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不透水表面指数; 线性光谱分离技术; 地统计学方法; 空间格局分异及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以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为基础,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地表覆被格局变化时,面临两大难题,即①混合像元影响分类的精度存在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格局分析结论的可靠性;②景观格局指数,难以有效分析城市内部局部地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变化特征。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文以不透水表面组分表征城市的主体景观,运用地统计学及剖面线方法分析深圳市地表覆被格局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05年,深圳地表覆被空间格局经历了分散—单中心聚集—多中心分散—多中心聚集的演变过程,在经历了东西—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南北方向的发展过程后,景观整体的自相关程度高,空间梯度差异小。1990年的不透水表面组分比2005年低20%~40%,并且早期局地变化波动较大,后期变化波动明显减小。在局地空间演变上,老城区变化小,新城区及工业区变化大,城市不透水表面的局地空间差异性显著缩小。②城市不透水表面具有显著的梯度特征,在空间上主要呈现连续渐变的特点,因而在格局分析方法上,地统计学与剖面线方法可以同时从整体和局地两个层次对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有效刻画。
引用
收藏
页码:961 / 9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透水表面遥感监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J].
刘珍环 ;
王仰麟 ;
彭建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9) :1143-1152
[2]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丹东市为例 [J].
李猷 ;
王仰麟 ;
彭建 ;
常青 ;
宋治清 ;
刘小茜 .
生态学报, 2010, 30 (08) :2141-2150
[3]   LUCC时空过程研究的方法进展 [J].
刘纪远 ;
邓祥征 .
科学通报, 2009, 54 (21) :3251-3258
[4]   城市不透水面与相关城市生态要素关系的定量分析 [J].
徐涵秋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456-2462
[5]   蒙古高原NDVI的空间格局及空间分异 [J].
张雪艳 ;
胡云锋 ;
庄大方 ;
齐永清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0-18+274
[6]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J].
陈利顶 ;
刘洋 ;
吕一河 ;
冯晓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21-5531
[7]   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度及其城市化关联 [J].
苏伟忠 ;
杨桂山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7, (12) :1309-1317
[8]   基于混合光谱分解的城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 [J].
岳文泽 ;
吴次芳 .
遥感学报, 2007, (06) :914-922
[9]   基于亚像元估测的城市硬化地表景观格局分析 [J].
肖荣波 ;
欧阳志云 ;
蔡云楠 ;
李伟峰 .
生态学报, 2007, (08) :3189-3197
[10]   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 [J].
徐涵秋 .
遥感学报, 2005, (05) :58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