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油气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18
作者
姜福杰 [1 ,2 ]
董月霞 [3 ]
庞雄奇 [1 ,2 ]
汪英勋 [1 ,2 ]
郭继刚 [1 ,2 ]
范柏江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油气分布特征; 主控因素; 断裂; 烃源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南堡凹陷已发现的油气储量分布具不均衡性。平面上,石油主要分布在南堡1号、2号和高尚堡构造带,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南堡1、2、5号构造带。纵向上,油气主要分布在源上组合,源内和源下组合的油气储量相对较少。依据油气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南堡凹陷油气分布主控因素:(1)烃源岩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已发现的80%以上的油气藏分布在距排烃中心15 km以内;(2)有利的沉积相带控制了沉积砂体,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层位,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内;(3)断裂一方面控制了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展布,进而控制油气藏的规模和位置,另一方面,断层作为油气纵向运移的通道,控制了油气纵向运移距离,已发现的油气藏90%以上分布在断裂带附近。综合而言,南堡凹陷油气分布受烃源岩、沉积相和断裂的多重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58 / 12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南堡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构造与沉积演化研究.[D].李振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09
[2]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结构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性的响应.[D].吕学菊.中国地质大学.2008, 10
[3]  
冀东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分形研究与油气分布.[D].徐亚军.中国地质大学.2005, 02
[4]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D].张翠梅.中国地质大学.2010, 01
[5]   南堡凹陷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J].
田涛 ;
蒋有录 ;
万涛 ;
徐小龙 ;
谢君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4) :409-413
[6]   基于排出-聚集-成藏的石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以南堡Ⅳ油气成藏体系为例 [J].
范柏江 ;
董月霞 ;
庞雄奇 ;
姜福杰 .
地质科技情报, 2012, 31 (02) :50-54
[7]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J].
刚文哲 ;
仵岳 ;
高岗 ;
马亁 ;
庞雄奇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01) :57-61+65
[8]   有效源岩的精确厘定及其排烃量:以南堡凹陷为例 [J].
范柏江 ;
董月霞 ;
庞雄奇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3 (01) :229-237
[9]   南堡凹陷扭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马乾 ;
张军勇 ;
李建林 ;
李文华 ;
刘国勇 ;
冯朝荣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1, 35 (02) :183-189
[10]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范柏江 ;
刘成林 ;
庞雄奇 ;
张健 ;
李晓辉 ;
马俊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192-19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