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扭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24
作者
马乾 [1 ]
张军勇 [2 ]
李建林 [2 ]
李文华 [1 ]
刘国勇 [1 ]
冯朝荣 [3 ]
机构
[1] 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3]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扭动构造; 油气聚集;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11.02.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南堡凹陷大连片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新近纪的扭动构造特征、成因机理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南堡凹陷在古近纪伸展断陷的基础上,在新近纪发育了八个扭动断裂构造带,断裂组合平面上以雁列式、"帚状"、"入"字型为特征,剖面上以"负花状"、"半花状"、"X"型为主。晚期扭动断裂的发育既具有继承性,也有新生性。扭动断层在活动早期控制了生油次凹的发育,晚期控制了断鼻、断块的发育,同时断层的多期活动成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因此扭动断裂构造带是南堡凹陷新近纪油藏的主要富集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 [J].
任建业 ;
廖前进 ;
卢刚臣 ;
付立新 ;
周江羽 ;
祁鹏 ;
史双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 (04) :461-472
[2]   南堡凹陷晚新生代X型断层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J].
周天伟 ;
周建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1) :20-27
[3]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沉降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 [J].
郭兴伟 ;
施小斌 ;
丘学林 ;
吴智平 ;
杨小秋 ;
肖尚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3) :273-280
[4]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走滑活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肖尚斌 ;
高喜龙 ;
姜在兴 ;
谯汉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4) :321-328
[5]   南堡凹陷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J].
周海民 ;
魏忠文 ;
曹中宏 ;
丛良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4) :345-349
[6]   浅析断陷盆地多幕拉张与油气的关系——以南堡凹陷的多幕裂陷作用为例 [J].
周海民 ;
丛良滋 .
地球科学, 1999, (06) :625-629
[7]   应用地震信息鉴别花状构造及相似构造样式 [J].
杨克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3) :39-45+128-129
[8]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应力场的演化与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 [J].
王同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3) :273-280
[9]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周玉琦等著, 2004
[10]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燮培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