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西北缘轿子顶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47
作者
裴先治 [1 ,2 ]
李佐臣 [1 ,2 ]
丁仨平 [1 ,2 ]
李瑞保 [2 ]
冯建赟 [2 ]
孙雨 [2 ]
张亚峰 [2 ]
刘战庆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过铝质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U-Pb年龄; 新元古代; 扬子地块西北缘; Rodina超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地区轿子顶穹窿构造核部的花岗岩类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约束。研究结果表明,轿子顶花岗岩体中变形花岗岩和块状花岗岩中锆石均发育岩浆韵律环带结构,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52~1.23、0.32~1.16),为岩浆成因锆石。对变形花岗岩和块状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SHRIMPU-Pb定年结果分别为(793±11)Ma和(792±11)Ma,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完全一致,均为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早期。轿子顶花岗岩体的SiO2(72.01%~77.65%)和Al2O3(12.12%~14.18%)含量均很高,A/CNK在0.95~1.13(平均为1.04),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总量(∑REE)为(75.81~79.97)×10-6(平均为77.89×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中等的负Eu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体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轿子顶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新元古代扬子地块西北缘活动大陆边缘俯冲以及弧陆碰撞造山作用导致的地壳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即后造山期,是Rodinia超大陆初始裂解阶段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4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扬子克拉通南华纪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对华南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指示 [J].
谢士稳 ;
高山 ;
柳小明 ;
高日胜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1) :117-126
[2]   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 [J].
李献华 ;
王选策 ;
李武显 ;
李正祥 .
地球化学, 2008, (04) :382-398
[3]   四川康定-冕宁地区变质侵入岩的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研究 [J].
李大鹏 ;
陈岳龙 ;
罗照华 ;
赵俊香 .
岩石学报, 2008, 24 (06) :1251-1260
[4]   康定—泸定地区变质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李志红 ;
罗照华 ;
陈岳龙 ;
赵俊香 .
现代地质, 2008, (02) :181-189
[5]   川西龙门山彭灌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J].
张沛 ;
周祖翼 ;
许长海 ;
张青林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1) :105-116
[6]   秦岭勉略构造混杂带康县——勉县段蛇绿岩块—铁镁质岩块的SHRIMP年代及其意义 [J].
闫全人 ;
王宗起 ;
闫臻 ;
向忠金 ;
陈隽璐 ;
王涛 .
地质论评, 2007, (06) :755-764
[7]   扬子地台西缘康定群的再认识:来自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J].
杜利林 ;
耿元生 ;
杨崇辉 ;
王新社 ;
周喜文 ;
任留东 ;
王彦斌 ;
杨铸生 .
地质学报, 2007, (11) :1562-1577
[8]   扬子地台西缘结晶基底的时代 [J].
耿元生 ;
杨崇辉 ;
王新社 ;
任留东 ;
杜利林 ;
周喜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429-441
[9]  
碧口群西段董家河蛇绿岩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J]. 赖绍聪,李永飞,秦江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10]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杨进辉 ;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17-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