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被引:48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转型时期; 随机前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应用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转型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结论表明,2005年至2010年间:(1)相对于R&D经费和人员投入,知识存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作用不突出。(2)国外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3)国内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产出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经济效益不明显。(4)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规模对创新能力有负面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SFA方法的实证分析 [J].
韩晶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3) :467-472
[2]   创新能力、技术转化与创新绩效──来自我国电子信息业上市公司的实证 [J].
支燕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03) :96-99+131
[3]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J].
史修松 ;
赵曙东 ;
吴福象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45-55
[5]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 [J].
李习保 .
管理世界, 2007, (12) :18-30+171
[6]   市场结构、R&D投资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经验研究——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例 [J].
张国强 ;
冯涛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2) :42-47
[7]   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郭国峰 ;
温军伟 ;
孙保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134-143
[8]  
High-technology employment and R&D in cities: Heterogeneity vs specialization[J] . Zoltan J. Acs,Felix R. FitzRoy,Ian Smith.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2 (3)
[9]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German region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policy consequences[J] . Knut Blind,Hariolf Grupp.Research Policy . 1999 (5)
[10]   Local geographic spillovers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ons [J].
Anselin, L ;
Varga, A ;
Acs, Z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7, 42 (03) :42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