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4
作者
翟琼 [1 ]
罗超平 [2 ]
吴超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 效率; 影响因素;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5.08.004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对储蓄投资转化概念及运行机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资本配置和使用效率等内容,分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演变情况及特征。同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整体层面和地区层面实证分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储蓄投资总量巨大,但结构有待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性;政府力量、金融结构已成为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和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改善投融资环境和投资结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投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合理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金融资源向中西部倾斜的力度,缩小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地区差异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0+94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资本视角 [J].
王定祥 ;
吴代红 ;
王小华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3 (05) :1-6+21
[2]   储蓄投资相关性与中国地区资本市场融合——对中国费尔德斯坦-霍里奥克之谜的再考察 [J].
王博 ;
文艺 .
经济学动态, 2012, (10) :71-75
[3]   储蓄-投资差异对中国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分析 [J].
陈传兴 ;
高婷婷 .
上海管理科学, 2012, 34 (03) :1-5
[4]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不平衡问题探讨 [J].
吴征 ;
张伟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4) :78-79
[5]   论储蓄投资理论与储蓄投资恒等之争 [J].
孙竞 .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7, (03) :52-55
[6]   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中国目标模式的选择——基于高储蓄率、高贸易顺差背景的思考 [J].
任碧云 .
经济经纬, 2006, (04) :13-16+28
[7]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 [J].
杨勇华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03) :55-60
[8]   提高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思考 [J].
杜国强 ;
卢立明 ;
不详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05, (06) :32-34
[9]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有效性研究 [J].
肖红叶 ;
周国富 .
统计研究, 2000, (03) :8-14
[10]   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 [J].
武剑 .
经济研究, 1999, (11) :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