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文化与民主治理机制的巩固和可持续性——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例

被引:12
作者
郎友兴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2] 浙江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民文化; 民主治理; 可持续性; 民主恳谈会;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2.02.014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民主治理机制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公民文化的成熟,而公民文化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民主治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官民的共识。因此,需要从习惯的形成、共识的达成等方面来推进民主的巩固、民主治理机制的可持续性。本文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例加以讨论。从公民文化角度来看,民主恳谈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公民文化的萌发阶段、公民文化生长促使转向民主治理方向阶段和"准参与式的公民文化"阶段。研究表明,温岭民主恳谈会的经验已经蕴含着公民文化的基本内容。基于温岭民主恳谈会的经验,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公民文化的形成是现代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唯有得到公民文化的支持,民主治理机制方能得到巩固并且健康持续地运行下去。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权力、观念与治理技术的接合:温岭“民主恳谈会”模式的生长机制 [J].
何俊志 .
南京社会科学 , 2010, (09) :49-56
[2]   温岭恳谈文化之生成逻辑与本质特征 [J].
朱圣明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1) :72-76
[3]   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与演进逻辑 [J].
何显明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5) :15-22
[4]   衍进与深化——参与式预算的温岭“实验场景” [J].
朱圣明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3) :63-69
[5]   基层民主实践与乡村治理绩效——基于温岭的调查与分析 [J].
陈文正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 (01) :100-107
[6]   “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 [J].
褚松燕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3) :21-25
[8]   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预算——关于浙江温岭市新河镇改革的案例研究 [J].
陈家刚 ;
陈奕敏 .
公共管理学报, 2007, (03) :76-83+125
[9]   预算民主恳谈:民主治理的挑战与机遇——新河镇预算民主恳谈案例研究 [J].
牛美丽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4-20
[10]   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 [J].
丛日云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 (01)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