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发展趋势

被引:41
作者
胡祥云 [1 ]
杨迪坤 [1 ]
刘少华 [2 ]
胡正旺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 国际会议; 发展趋势; 理论;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2006年6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会议围绕近年来兴起的近地表探测问题展开,涉及方法原理、仪器采集、资料处理等各个环节,反映出国内外环境与工程探测领域的若干前沿热点和发展动态.结合本次会议,可以看出该学科主要趋势为:应用领域不断扩宽,方法技术灵活多样,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新型(特种)仪器,通过高精度测量、延时测量、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手段改善探测质量.我国对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有很大的需要,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剪切波速度结构研究方法综述 [J].
张学民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1) :135-141
[12]   应用于城市活断层调查的地震方法技术 [J].
徐明才 ;
高景华 ;
刘建勋 ;
荣立新 .
中国地震, 2005, (01) :17-23
[13]   浅层地震探测的可控震源信号设计 [J].
林君 ;
陈鹏程 ;
姜弢 ;
陈祖斌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4) :807-811
[14]   特殊条件下的物探检测及其应用效果 [J].
陈新球 ;
彭绪洲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4) :880-882
[15]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新进展 [J].
曾昭发 ;
刘四新 ;
刘少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3) :486-491
[16]   隧道超前探测方法技术与应用研究 [J].
何继善 ;
柳建新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293-298
[17]   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 [J].
钟世航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 (03) :58-64+72
[18]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的地学应用 [J].
曹忠权 ;
谢平 ;
金花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2) :291-295
[19]   探地雷达在沙漠研究中的应用 [J].
俞祁浩 ;
屈建军 ;
郑本兴 ;
赵爱国 .
中国沙漠, 2004, (03) :117-121
[20]   浅谈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几个问题 [J].
武毅 ;
朱庆俊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3)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