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俊珏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力; 劳动力供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24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人工智能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新技术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被认为将会通过替代大量劳动力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这一事实,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劳动力供给方面通过检验了解人工智能与劳动力结构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发现,中国虽然技术起点低,但在近几年,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速滞后于技术发展的增速.如何在实现技术发展的同时高效把握劳动力供求均衡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将是国家兴旺、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研究 [J].
张宁 ;
盛武 .
城市学刊, 2018, 39 (03) :30-35
[2]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J].
朱巧玲 ;
李敏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06) :36-41
[3]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理论、证据及策略 [J].
朱巧玲 ;
李敏 .
改革与战略, 2017, 33 (12) :172-177
[4]   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探究 [J].
邵宏林 ;
黄国辉 ;
张宁 .
南方农机, 2017, 48 (03) :95+102-95
[5]  
应对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挑战[J]. 邹士年.中国科技投资. 2016 (Z1)
[6]   浅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J].
滕达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2) :251-251
[7]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J].
叶干洲 .
科技资讯, 2010, (15) :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