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库里背斜活动性初步研究

被引:3
作者
孙浩越 [1 ]
何宏林 [1 ]
付碧宏 [2 ]
杨顺虎 [2 ]
白濱吉起 [3 ]
池田安隆 [3 ]
狩野谦一 [4 ]
越後智雄 [5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
[3] 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4] 静冈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
[5] 地域·地盤·環境研究所
关键词
库木库里背斜; 侧向扩展; 晚更新世; 隆升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库木库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与柴达木盆地一山之隔,是二者的过渡地带,也是高原主体部分向NE扩展的前缘地区;现今构造表现为被3条大型活动构造带(走滑的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和逆冲的祁漫塔格褶皱逆冲系)所夹持。因此,该盆地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北缘的构造活动性、活动历史,探讨高原的扩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库木库里盆地南、北两侧均发育活动性很强的大型走滑断裂,但是在盆地中央发育1条大型背斜,走向NWW-SEE,与祁漫塔格褶皱逆冲系和柴达木盆地内的褶皱构造走向一致,说明盆地目前遭受NNE向的挤压。通过对盆地地形横、纵剖面和阶地展布形态的分析,得出背斜有自西向东扩展变形的特征;野外调查和测年结果显示,背斜东段冰川融水形成了大型冰水扇,形成年龄为(87.09±2.31)102.4±3.7ka,进而获得背斜东段自晚更新世以来平均隆升速率的最大值为(2.78±0.28)3.28±0.28mm/a。库木库里盆地整体的活动性很强,在构造上与其北边的柴达木盆地类似,都受控于阿尔金断裂南侧的NNE向的区域挤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汶川8.0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古地震事件的光释光测年[J]. 杨会丽,陈杰,冉勇康,刘进峰,王昌盛,李峰.地震地质. 2011(02)
[2]   SRTM DEM高程精度评价 [J].
詹蕾 ;
汤国安 ;
杨昕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0, 26 (01) :34-36
[3]   基于连续GPS跟踪站资料的SRTM高程精度评估和验证 [J].
王琪洁 ;
朱建军 ;
张晓红 .
工程勘察, 2009, 37 (08) :59-63
[4]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演化 [J].
肖爱芳 ;
黎敦朋 ;
李新林 ;
周小康 ;
杜少喜 .
陕西地质, 2005, (01) :59-69
[5]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 [J].
黎敦朋 ;
肖爱芳 ;
李新林 ;
周小康 .
陕西地质, 2004, (01) :1-10
[6]   阿牙克库木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黎敦朋 ;
李新林 ;
周小康 ;
王向利 ;
戴新宇 ;
杜少喜 ;
王欣欣 .
地质通报, 2004, (Z1) :590-594
[7]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渐新—上新统孢粉组合特征与古气候演变 [J].
肖爱芳 ;
黎敦朋 ;
张汉军 ;
李新林 .
陕西地质, 2003, (01) :36-44
[8]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新生代沉积序列与青藏高原第四纪晚期隆起的新证据 [J].
张云翔 ;
车自成 ;
刘良 .
地质论评, 2001, (02) :218-222
[9]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 [J].
戴俊生 ;
曹代勇 .
西北地质科学, 2000, (02) :57-63
[10]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的第三系 [J].
张云翔 ;
车自成 ;
刘良 ;
罗静兰 .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4)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