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湍流特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8
作者
陈云刚 [1 ,2 ]
张宇 [1 ]
王少影 [1 ]
尚伦宇 [1 ]
熊建胜 [1 ,2 ]
沈晓燕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归一化标准差;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季节变化; 均匀下垫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2 [湍流、阵风性和大气中的湍流扩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玛曲高寒草甸观测场提供的2010年近地面层梯度和涡动观测资料,基于Monin-Obukhov相似理论(MOST)分析了该地区风速分量、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参数z/L在均匀平坦地表的变化关系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分量σu/u*、σv/u*和σw/u*与稳定度参数z/L呈1/3次方关系,并随|z/L|增大而增大,在近中性(|z/L|<0.05)时趋于常数,且σu/u*>σv/u*>σw/u*;水平方向风速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m的增大而减小,σw/u*无明显季节变化,可近似为常数;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在不稳定条件下与z/L呈-1/3次方关系,归一化值随|z/L|的减小而增大,在中性条件下σq/q*>σc/C*>σT/T*。σT/T*、σq/q*和σc/C*的季节变化分别与感热、潜热和CO2通量的季节变化相反,且主要决定于特征尺度T*、q*和C*。其中感热通量的季节变化与潜热通量、CO2通量相反,且年变化幅度最小,相应地,σT/T*的季节变化与σc/C*和σq/q*相反,且年变化幅度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下垫面湍流特征分析 [J].
吴灏 ;
叶柏生 ;
吴锦奎 ;
陈建忠 ;
周兆叶 ;
高明杰 ;
王晓云 ;
王杰 .
高原气象, 2013, 32 (02) :2368-2376
[2]  
Estimation of Turbulent Fluxes Using the Flux-Variance Method over an Alpine Meadow Surface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J]. 王少影,张宇,吕世华,刘和平,尚伦宇.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2)
[3]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理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及能量交换分析 [J].
徐安伦 ;
李建 ;
孙绩华 ;
刘劲松 ;
赵晓红 .
高原气象 , 2013, (01) :9-22
[4]   黑河中上游不同下垫面动量总体输送系数和地表粗糙度对比分析 [J].
孙俊 ;
胡泽勇 ;
陈学龙 ;
张敏 ;
何慧根 ;
张渝杰 .
高原气象 , 2012, (04) :920-926
[5]   玛曲高寒草甸地表辐射与能量收支的季节变化 [J].
王少影 ;
张宇 ;
吕世华 ;
尚伦宇 ;
张少波 .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605-614
[6]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the Monin-Obukhov Similarity under All Stability Conditions[J]. 牛生杰,赵丽娟,陆春松,杨军,王静,王巍巍.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2(02)
[7]   从湍流经典理论到大气湍流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 [J].
胡隐樵 ;
陈晋北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 2012, (01) :1-27
[8]  
Characterization of turbulent flux transfer over a Gobi surface with quality-controlled observations[J]. ZHOU DeGang & HUANG RongHui Centre for Monsoon System Research,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1(05)
[9]   青藏高原东部与成都平原大气边界层对比分析Ⅱ——近地层湍流特征 [J].
李英 ;
李跃清 ;
赵兴炳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3) :8-14
[10]  
Turbulent Vari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ver a Non-uniform Land Surface for an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China[J]. 高志球,卞林根,谌志刚,Michael SPARROW,张佳华.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