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城市化与土地制度变迁

被引:24
作者
张莉
李舒雯
杨轶轲
机构
[1]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利用效率; 错配;
D O I
10.13948/j.cnki.hgzlyj.2019.02.004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的表现是土地的高效利用,重点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这与中国特殊的城市土地制度关系密切。本文试图梳理新中国成立后7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的演进,为中国城市土地市场上的变化寻找制度起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整体表现,并探究其成因,尤其是对基于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是当地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供给方,土地出让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向外蔓延,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另一方面,不同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不同用地之间存在错配,影响土地价格、企业的用地成本和居民的居住成本。地方政府同时面临来自其他政府的横向竞争,在土地制度安排下,倾向于更多出让工业和商业用地以获得持续税收收入,同时限制住宅用地出让以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收入,抬高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居住成本。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城市建设用地应当以市场配置为主,供给适应需求,形成一个竞争的城乡土地市场,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城市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10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74 条
[51]   空间再配置: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J].
张莉 ;
徐现祥 .
学术研究, 2011, (02) :75-81+159
[52]   土地财政根源:“竞争冲动”还是“无奈之举”?——来自中国地市的经验证据 [J].
卢洪友 ;
袁光平 ;
陈思霞 ;
卢盛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1) :88-98
[53]   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J].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1, 34 (01) :107-125
[54]   “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杨圆圆 .
财贸经济, 2010, (10) :69-76
[55]   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 [J].
周飞舟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3) :77-89
[56]   北京市60年城市空间发展及展望 [J].
柴彦威 ;
塔娜 .
经济地理, 2009, 29 (09) :1421-1427
[57]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58]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59]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以重庆市为例 [J].
向前 .
农业经济, 2009, (05) :58-61
[60]   制度变迁中土地产权的性质与合约选择:一个有关合作经济的案例分析 [J].
邓宏图 ;
崔宝敏 .
管理世界, 2008, (06) :61-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