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

被引:99
作者
秦克章
李惠民
李伟实
Shunso Ishihara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黑龙江有色地质勘查局哈尔滨矿产勘查院,GeologicalSurveyofJapan,Tsukuba,Ibaraki,,Japan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单颗粒锆石U-Pb; 全岩Rb-Sr等时线; 绢云母K-Ar年龄; 燕山早期; 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 内蒙古;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9.02.015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满洲里地区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系80年代探明的特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关于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是本区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前据二长花岗斑岩体的一件K-Ar年龄(138Ma),认为其系晚燕山期成矿。这一认识与中、蒙邻区同类矿床时代相悖。本文进行了多种方法同位素年龄系统测定,获得三组年龄:二长花岗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183.3±0.6Ma;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183.9±1.0Ma;蚀变岩绢云母K-Ar年龄183.5±1.7Ma。其分别代表岩浆侵位后开始结晶年龄、岩浆冷却年龄和热液蚀变年龄。这充分证明,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燕山期(早侏罗世)。原测K-Ar年龄可能代表成矿后晚期火山—侵入热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